标签:
导读 佛教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 ,这些物质均属因缘而生,其本质是空.故色即是空.意谓色发本身即是空幻不实,无根无形.:色不异空.空不异色;色即...
佛教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 ,这些物质均属因缘而生,其本质是空.故色即是空.意谓色发本身即是空幻不实,无根无形.<般若菠萝蜜多心经>:色不异空.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.受,想,行,识,亦复如是。
“色”指有形有相的事物,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四大,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。
人的身体成为“色身”。
佛教各时期、各派别对空的解释不一。
在原始佛教中,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通概念。
部派佛教时期,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重点之一。
大乘佛教时期,尤其是般若经系统的大乘思想则进而以空为其理论基础。
从所否定的对象来说,空可分“我空”、“法空”两种。
我空,即认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个组成元素聚合而成,不断流转生灭,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体──我,这是小乘佛教的观点;法空,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,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,但法空并非虚无,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,称为“妙有”,这主要是大乘中观派阐明的观点。
从上述几种对空的基本解释出发,佛教各派还推衍出三空、四空、六空、七空、十空、十一空、十二空、十四空、十六空、十八空、十九空、二十空等。
其中以《大品般若》、《大智度论》所说的十八空影响较大。